2025年,合肥工业大学在多个第三方大学排行榜中表现不俗,尤其在软科、校友会和ABC等主流榜单中均取得了较好名次。其中,软科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83名,校友会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54名,ABC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56名。以下是该校在各类排名体系中的综合表现及专业评级情况。
一、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综合排名
排名机构 | 排名 | 省内排名 |
---|---|---|
软科大学排名 | 83 | 2 |
校友会大学排名 | 54 | 2 |
ABC大学排名 | 56 | 2 |
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 | 789 | 2 |
二、合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"高光榜"
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,合肥工业大学多个专业表现优异,以下为各专业的具体排名与评级情况:
1、A+级专业(全国顶尖)
电子信息材料(全国第2)
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(全国第1)
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(全国第2)
大数据管理与应用(全国第5)
物流管理(全国第7)
2、A级专业(全国一流)
金融工程(全国第27)
数学与应用数学(全国第48)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全国第13)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全国第15)
工业设计(全国第23)
车辆工程(全国第13)
智能制造工程(全国第15)
智能车辆工程(全国第6)
测控技术与仪器(全国第12)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(全国第9)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全国第26)
电子信息工程(全国第27)
通信工程(全国第40)
自动化(全国第40)
机器人工程(全国第31)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第41)
软件工程(全国第47)
智能科学与技术(全国第14)
土木工程(全国第38)
给排水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16)
制药工程(全国第28)
食品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13)
食品质量与安全(全国第10)
建筑学(全国第23)
工商管理(全国第55)
市场营销(全国第34)
会计学(全国第61)
工业工程(全国第17)
电子商务(全国第27)
3、B+级专业(省内领先,全国前25%)
经济学(全国第84)
数字经济(全国第32)
国际经济与贸易(全国第84)
法学(全国第139)
英语(全国第125)
网络与新媒体(全国第44)
信息与计算科学(全国第40)
化学(全国第86)
应用化学(全国第59)
生物技术(全国第97)
机械工程(全国第24)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(全国第16)
智能感知工程(全国第9)
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69)
材料物理(全国第22)
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(全国第9)
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全国第29)
能源与动力工程(全国第52)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23)
电子科学与技术(全国第30)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34)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38)
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(全国第19)
信息安全(全国第34)
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(全国第22)
城市地下空间工程(全国第18)
智能建造(全国第25)
水利水电工程(全国第12)
测绘工程(全国第22)
化学工程与工艺(全国第42)
能源化学工程(全国第12)
资源勘查工程(全国第13)
交通运输(全国第18)
交通工程(全国第17)
飞行器制造工程(全国第10)
环境工程(全国第55)
生物医学工程(全国第42)
食品营养与健康(全国第10)
城乡规划(全国第37)
生物工程(全国第43)
环境设计(全国第89)
4、B级专业(全国前50%,潜力可期)
应用物理学(全国第58)
统计学(全国第79)
工程力学(全国第40)
水文与水资源工程(全国第19)
遥感科学与技术(全国第25)
三、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学科评级(ABC学科排名)
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,合肥工业大学多个学科斩获较好评级:
A++级(全国前3%):管理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4)
A+级(全国前2%):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(全国排名4)、智能车辆工程(全国排名2)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全国排名7)、物联网工程(全国排名9)、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(全国排名2)
A级(全国前10%):环境设计(全国排名49)、电子商务(全国排名12)、物流管理(全国排名9)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(全国排名5)、食品质量与安全(全国排名13)、食品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5)、制药工程(全国排名8)、思想政治教育(全国排名23)、城乡规划(全国排名17)、建筑学(全国排名16)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3)、土木工程(全国排名22)、会计学(全国排名42)、市场营销(全国排名24)、工商管理(全国排名37)、通信工程(全国排名34)、电子信息工程(全国排名33)、车辆工程(全国排名11)、智能制造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全国排名12)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2)、应用化学(全国排名40)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(全国排名7)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(全国排名8)、金属材料工程(全国排名4)、测控技术与仪器(全国排名12)、机器人工程(全国排名24)、自动化(全国排名40)、智能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14)、软件工程(全国排名42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46)、工业工程(全国排名11)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(全国排名3)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全国排名20)
A级(全国前12%):机械工程(全国排名17-27)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(全国排名27-45)
B++级(全国前20%):工商管理学(全国排名37-60)、食品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5-23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35-56)、电气工程(全国排名15-23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9-46)、数学(全国排名37-60)
B+级(全国前25%):视觉传达设计(全国排名108)、食品营养与健康(全国排名8)、环境生态工程(全国排名13)、环境工程(全国排名50)、资源勘查工程(全国排名13)、能源化学工程(全国排名9)、化学工程与工艺(全国排名33)、测绘工程(全国排名19)、英语(全国排名112)、风景园林(全国排名38)、智能建造(全国排名14)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0)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(全国排名17)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36)、电子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6)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(全国排名18)、工业设计(全国排名23)、机械工程(全国排名16)、水利水电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飞行器制造工程(全国排名8)、交通工程(全国排名22)、交通运输(全国排名28)、能源与动力工程(全国排名45)、化学(全国排名74)、信息与计算科学(全国排名37)、数学与应用数学(全国排名58)、法学(全国排名133)、国际经济与贸易(全国排名89)、金融工程(全国排名43)、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)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全国排名38)、智能感知工程(全国排名8)、信息安全(全国排名33)
B+级(全国前30%):城乡规划学(全国排名16-23)、化学工程与技术(全国排名36-52)、土木工程(全国排名34-50)、建筑学(全国排名18-26)、电子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7-38)、仪器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15-20)、地质学(全国排名11)、化学(全国排名51-74)
B级(全国前50%):药学(全国排名92)、生物工程(全国排名66)、生物医学工程(全国排名43)、勘查技术与工程(全国排名11)、精细化工(全国排名5)、遥感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1)、生物技术(全国排名89)、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6)、地质学(全国排名9)、地理信息科学(全国排名68)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9)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(全国排名18)、统计学(全国排名70)、应用物理学(全国排名53)、经济学(全国排名109)、材料物理(全国排名22)
B级(全国前40%):环境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63-82)、控制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60-78)、信息与通信工程(全国排名58-76)
C++级(全国前50%):交通运输工程(全国排名27-33)、外国语言文学(全国排名92-114)、法学(全国排名85-105)
合肥工业大学在2025年各机构大学排名中稳居前90名,在专业排名榜中很多学科专业表现优异尤其在材料类, 电气类,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其电子信息材料,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,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,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, 物流管理, 金融工程, 数学与应用数学,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全国领先,专业评级A类,显示出强劲的专业建设实力。虽然在部分专业如经济学, 数字经济, 国际经济与贸易, 法学, 英语, 网络与新媒体, 信息与计算科学, 化学方面评级中等,但整体发展势头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