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学科专业 > 正文

2025年四川大学综合实力如何?最新排名及专业评级一览

阿彪学长

2025年,四川大学在多个第三方大学排行榜中表现不俗,尤其在软科、校友会和ABC等主流榜单中均取得了较好名次。其中,软科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5名,校友会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8名,ABC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20名。以下是该校在各类排名体系中的综合表现及专业评级情况。

一、2025年四川大学综合排名

排名机构 排名 省内排名
软科大学排名 15 1
校友会大学排名 18 1
ABC大学排名 20 1
泰晤士中国大学排名 8 1
QS世界大学排名 336 1
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201-250 1
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 217 2

二、四川大学王牌专业"高光榜"

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,四川大学多个专业表现优异,以下为各专业的具体排名与评级情况:

1、A+级专业(全国顶尖)

法学(全国第12)
汉语言文学(全国第8)
汉语国际教育(全国第5)
英语(全国第14)
网络与新媒体(全国第4)
考古学(全国第2)
文物与博物馆学(全国第1)
数学与应用数学(全国第8)
应用化学(全国第4)
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全国第1)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(全国第1)
医学信息工程(全国第1)
化学工程与工艺(全国第6)
制药工程(全国第4)
轻化工程(全国第2)
口腔医学(全国第1)
食品卫生与营养学(全国第1)
临床药学(全国第1)
法医学(全国第1)
医学影像技术(全国第1)
眼视光学(全国第1)
康复治疗学(全国第2)
口腔医学技术(全国第1)
卫生检验与检疫(全国第1)
护理学(全国第2)
市场营销(全国第13)
财务管理(全国第14)
人力资源管理(全国第7)
旅游管理(全国第9)
美术学(全国第4)

2、A级专业(全国一流)

经济学(全国第19)
金融学(全国第23)
金融工程(全国第12)
国际经济与贸易(全国第28)
社会工作(全国第18)
俄语(全国第18)
法语(全国第12)
日语(全国第19)
新闻学(全国第12)
广告学(全国第11)
历史学(全国第13)
信息与计算科学(全国第18)
化学(全国第12)
生物科学(全国第11)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全国第23)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全国第10)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(全国第8)
测控技术与仪器(全国第18)
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16)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全国第16)
电子信息工程(全国第24)
通信工程(全国第39)
人工智能(全国第18)
自动化(全国第32)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第37)
软件工程(全国第30)
网络空间安全(全国第8)
土木工程(全国第23)
城市地下空间工程(全国第7)
环境工程(全国第21)
生物医学工程(全国第9)
生物工程(全国第10)
临床医学(全国第8)
预防医学(全国第12)
医学检验技术(全国第4)
管理科学(全国第4)
会计学(全国第26)
行政管理(全国第12)
劳动与社会保障(全国第6)
土地资源管理(全国第5)
工业工程(全国第15)
会展经济与管理(全国第3)
舞蹈表演(全国第4)
广播电视编导(全国第15)
书法学(全国第7)
视觉传达设计(全国第17)
环境设计(全国第30)
服装与服饰设计(全国第8)

3、B+级专业(省内领先,全国前25%)

哲学(全国第17)
财政学(全国第19)
马克思主义理论(全国第13)
西班牙语(全国第12)
波兰语(全国第3)
物理学(全国第30)
生态学(全国第12)
统计学(全国第34)
工程力学(全国第16)
能源与动力工程(全国第31)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28)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27)
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(全国第4)
食品科学与工程(全国第48)
建筑学(全国第40)
基础医学(全国第5)
档案学(全国第7)
信息资源管理(全国第3)
绘画(全国第44)
中国画(全国第11)

4、B级专业(全国前50%,潜力可期)

国民经济管理(全国第3)
国际政治(全国第15)
航空航天工程(全国第10)
核工程与核技术(全国第15)

三、2025年四川大学学科评级(ABC学科排名)

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,四川大学多个学科斩获较好评级:
S级(全国前2%):口腔医学(全国排名1)
A++级(全国前3%):护理学(全国排名1)、药学(全国排名5)、中国语言文学(全国排名5)
A++级(全国前二):口腔医学(全国排名1)
A+级(全国前2%):视觉传达设计(全国排名11)、旅游管理(全国排名7)、卫生检验与检疫(全国排名2)、口腔医学技术(全国排名1)、康复治疗学(全国排名2)、眼视光学(全国排名1)、医学检验技术(全国排名3)、法医学(全国排名2)、临床药学(全国排名1)、轻化工程(全国排名2)、制药工程(全国排名3)、网络与新媒体(全国排名3)、英语(全国排名16)、汉语国际教育(全国排名5)、汉语言文学(全国排名5)、财务管理(全国排名10)、护理学(全国排名3)、医学信息工程(全国排名1)、数学与应用数学(全国排名11)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(全国排名1)、物联网工程(全国排名8)
A+级(全国前7%):公共管理学(全国排名11-16)、生物医学工程(全国排名4)、化学工程与技术(全国排名10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1-16)、生物学(全国排名11-17)、化学(全国排名11-17)、数学(全国排名11-21)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(全国排名12-26)
A级(全国前10%):生物科学(全国排名12)、环境设计(全国排名19)、服装与服饰设计(全国排名14)、书法学(全国排名8)、美术学(全国排名9)、会展经济与管理(全国排名3)、行政管理(全国排名18)、土地资源管理(全国排名6)、劳动与社会保障(全国排名8)、管理科学(全国排名3)、医学影像技术(全国排名3)、药学(全国排名8)、生物工程(全国排名10)、生物医学工程(全国排名9)、环境工程(全国排名29)、化学工程与工艺(全国排名16)、考古学(全国排名3)、历史学(全国排名8)、广告学(全国排名10)、新闻学(全国排名10)、日语(全国排名18)、法语(全国排名12)、俄语(全国排名16)、社会工作(全国排名18)、土木工程(全国排名18)、人力资源管理(全国排名10)、会计学(全国排名19)、市场营销(全国排名14)、工商管理(全国排名35)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0)、通信工程(全国排名41)、电子信息工程(全国排名22)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全国排名16)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全国排名16)、食品卫生与营养学(全国排名2)、预防医学(全国排名12)、临床医学(全国排名6)、水利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)、应用化学(全国排名11)、化学(全国排名11)、核物理(全国排名3)、物理学(全国排名23)、信息与计算科学(全国排名10)、法学(全国排名25)、国际经济与贸易(全国排名30)、金融工程(全国排名15)、金融学(全国排名27)、经济学(全国排名22)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全国排名5)、材料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软件工程(全国排名17)、网络空间安全(全国排名11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8)、工业工程(全国排名14)、人工智能(全国排名21)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全国排名31)
A级(全国前12%):工商管理学(全国排名22-36)、管理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17-27)、临床医学(全国排名9)、软件工程(全国排名12-19)、水利工程(全国排名5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21-34)、中国史(全国排名9)、考古学(全国排名4)、新闻传播学(全国排名11-14)、外国语言文学(全国排名17-27)、法学(全国排名11-25)
B++级(全国前20%):艺术学(全国排名21-33)、中西医结合(全国排名11-13)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(全国排名11-17)、基础医学(全国排名15-23)、环境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6-41)、轻工技术与工程(全国排名3)、土木工程(全国排名21-33)、信息与通信工程(全国排名24-38)、机械工程(全国排名28-46)、生态学(全国排名15-23)、物理学(全国排名26-42)、哲学(全国排名16-24)
B+级(全国前25%):绘画(全国排名19)、广播电视编导(全国排名39)、音乐表演(全国排名51)、舞蹈表演(全国排名21)、信息资源管理(全国排名3)、档案学(全国排名9)、食品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9)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全国排名6)、生态学(全国排名12)、文物与博物馆学(全国排名9)、西班牙语(全国排名22)、马克思主义理论(全国排名9)、建筑学(全国排名38)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(全国排名12)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(全国排名27)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(全国排名10)、基础医学(全国排名5)、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(全国排名4)、统计学(全国排名30)、能源与动力工程(全国排名34)、财政学(全国排名13)、国民经济管理(全国排名3)、测控技术与仪器(全国排名23)、自动化(全国排名55)、哲学(全国排名15)
B+级(全国前30%):特种医学(全国排名4)、光学工程(全国排名20-29)、力学(全国排名20-28)、世界史(全国排名15-20)、理论经济学(全国排名23-33)
B级(全国前50%):中国画(全国排名12)、运动训练(全国排名49)、航空航天工程(全国排名8)、国际政治(全国排名19)、工程力学(全国排名22)
B级(全国前40%):核科学与技术(全国排名9)、统计学(全国排名42-55)

四川大学在2025年各机构大学排名中稳居前20名,在专业排名榜中很多学科专业表现优异尤其在法学类, 中国语言文学类, 外国语言文学类等专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其法学, 汉语言文学, 汉语国际教育, 英语, 网络与新媒体, 考古学, 文物与博物馆学, 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全国领先,专业评级A类,显示出强劲的专业建设实力。虽然在部分专业如哲学, 财政学, 马克思主义理论, 西班牙语, 波兰语, 物理学, 生态学, 统计学方面评级中等,但整体发展势头良好。